简介:
牙周病是什么?这些症状提醒你该看牙医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刷牙时牙龈出血的情况?或者发现自己的牙齿似乎变长了?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但大多数人却对它知之甚少。 牙周病不只影响牙齿,全身健康都受牵连 很
你有没有遇到过刷牙时牙龈出血的情况?或者发现自己的牙齿似乎变长了?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但大多数人却对它知之甚少。
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只是牙龈发炎的小毛病,其实它早已被医学界认定为全身性疾病。长期存在的牙周炎症可能增加心脏病、糖尿病甚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。孕妇若患有中重度牙周炎,早产概率更是普通人的7倍。这些数据都在提醒我们:忽视牙周健康,就是在给身体埋下定时炸弹。
牙周病的发展像温水煮青蛙,通常分为四个阶段:初期牙龈炎表现为刷牙出血;随着进展会出现口臭、牙龈肿痛;到中度阶段牙齿开始松动;终可能导致牙齿脱落。值得注意的是,前两个阶段通过清洁和日常护理完全可以逆转,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早期发现的重要性。
每天刷牙应付了事、从不使用牙线、吸烟、爱吃甜食...这些生活习惯都在为牙周病创造条件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抽烟会掩盖牙龈出血的症状,让患者错失佳治疗时机。而长期熬夜导致的免疫力下降,也会让口腔细菌有机可乘。
确诊牙周病后,医生会根据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案。轻度患者通过洗牙和龈下刮治即可控制;中重度可能需配合药物治疗或手术。但治疗能维持多久,关键还在于日常护理。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冲牙器,并学会正确的巴氏刷牙法,这些细节比昂贵的牙膏更重要。
"牙龈出血是上火""牙齿松动是年纪大了"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,这些流传甚广的错误观念让很多人耽误治疗。事实上,健康的牙龈在任何年龄都不应该出血,而规范的洗牙操作绝不会损伤牙齿。破除这些认知误区,才能迈出牙周健康的步。
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:每年1-2次洁牙,每天有效刷牙两次,配合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缝。对于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,更需要每3个月进行口腔检查。记住,在牙周病面前,预防的代价永远小于治疗的成本。
如果已经出现牙周问题,就诊时可以重点:我的牙周病处于哪个阶段?需要几次治疗?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?治疗后多久复查?了解这些关键信息,才能与医生打好配合战,共同守护牙周健康。
牙齿是我们使用频率高的器官,却往往被忽视。看完这篇文章,不妨对着镜子检查下自己的牙龈颜色,或预约一次的牙周检查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比不上自己的真牙,保护牙周健康就是为未来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