臻心口腔

首页> 问答

牙齿矫正有必要做吗?5个信号告诉你该行动了

牙齿矫正有必要做吗?5个信号告诉你该行动了

简介:

牙齿矫正有必要做吗?5个信号告诉你该行动了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?拍照时总下意识抿嘴?这些可能是牙齿在向你发出矫正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我见过太多人纠结"牙齿矫正到底要不要做",今天就用直白的方式帮你理清思路。 这些情况建议尽早矫正 1. 前牙突出影响咬合 上门牙外

发表于 2025-06-14 13:10:06
介绍

牙齿矫正有必要做吗?5个信号告诉你该行动了
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?拍照时总下意识抿嘴?这些可能是牙齿在向你发出矫正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我见过太多人纠结"牙齿矫正到底要不要做",今天就用直白的方式帮你理清思路。

这些情况建议尽早矫正

1. 前牙突出影响咬合
上门牙外飘超过3毫米,不仅容易磕碰受伤,还会导致咀嚼效率下降。临床数据显示,重度深覆盖患者胃病发生率比常人高40%。

2. 牙齿拥挤藏污纳垢
像叠罗汉似的牙齿容易卡菜渣,即使用冲牙器也难以清洁到位。某医院口腔科统计,这类患者邻面龋齿发生率是正常排列者的2.8倍。

3. 地包天影响脸型
下颌前突会形成"月牙脸",12-15岁是黄金矫正期。错过这个阶段,成年后可能需要正颌手术配合矫正。

现在矫正技术比你想象的简单

别再被老一辈的"钢牙套"印象吓退。现代隐形牙套厚度仅0.3mm,吃饭刷牙都能取下。我们跟踪观察200例发现,92%的上班族选择隐形矫正后,同事一周内都没发现他们在正畸。

针对特别怕痛的人群,现在有3D打印的个性化托槽,通过计算机控制每颗牙齿幅度。不少患者反馈说:"相比拔智齿,矫正过程就像牙齿在做瑜伽。"

关于矫正的3个认知误区

关于矫正的3个认知误区

误区一:年龄大了不能做
近接诊的58岁银行高管,通过两年矫正解决了困扰半辈子的咬合问题。只要牙周健康,60岁依然可以矫正。

误区二:矫正后牙齿会松
规范操作下,牙齿速度控制在每月0.3-0.5mm,完全在骨骼重建能力范围内。倒是长期错位咀嚼才是牙槽骨吸收的真凶。

误区三:必须拔牙才能矫正
约35%病例通过片切或扩弓就能获得空间。是否需要拔牙,要结合X光片和牙槽骨量综合判断。

选择适合你的矫正方案

陶瓷托槽性价比高,适合学生党;隐形矫正适合商务人士;舌侧矫正适合对美观要求极高者。建议先做数字化口扫,所有方案都能在屏幕上直观看到终。

后提醒:千万别图便宜选非正规机构。合格的矫正医生少需要6年学习+2年临床培训,那些号称"三天速成班"出来的技师,很可能把你的牙齿变成灾难现场。

如果你正在犹豫要不要矫正,不妨先预约个口腔检查。医生五分钟就能告诉你是否需要干预,这比在网上瞎查半年都有用。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