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牙周治疗是什么?为什么你的牙龈总出血?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血,咬苹果留下浅浅红印,这些可能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牙周治疗并非只是"洗牙"那么简单,它是针对牙龈、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的系统性维护,就像给牙齿做一次深度体检和养护。 被忽视的牙周病危害有多大? 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小问题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血,咬苹果留下浅浅红印,这些可能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牙周治疗并非只是"洗牙"那么简单,它是针对牙龈、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的系统性维护,就像给牙齿做一次深度体检和养护。
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小问题,殊不知长期发炎的牙龈会成为细菌温床。这些细菌不仅牙齿根基,新研究显示,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是普通人的1.5倍,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难控制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牙槽骨一旦流失就,等到牙齿松动再治疗就晚了。
除了常见的牙龈出血,这些信号更值得警惕:刷牙后牙龈边缘泛白,牙齿间出现黑色三角缝隙,持续口臭即使用漱口水也难以消除。有些人会发现牙齿变长,其实是牙龈萎缩暴露了牙根。如果吃冷热食物时牙齿酸痛,可能牙根已经失去牙龈保护。
的治疗分三步走:先是检查,用探针测量每颗牙的"牙周袋"深度,配合X光看骨组织状况。接着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,清除顽固牙菌斑。后根据情况可能配合药物治疗或调节咬合关系。整个过程基本,敏感者可以要求表面麻醉。
做完治疗不等于一劳永逸,家庭护理要升级:换成小头软毛牙刷,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,配合冲牙器更好。建议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医生会用特殊器械帮你清理日常刷不到的角落。记住,维护得好的人,治疗能保持10年以上。
误区一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。其实牙缝本就存在,只是原来被牙结石填满。 误区二:"治疗一次就能"。牙周病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。 误区三:"只有老人才需要担心"。临床发现35岁以上人群80%有不同程度牙周问题。
口腔是身体的"警报器",牙龈持续炎症可能加重关节炎症状,孕妇患牙周炎早产风险增加2-3倍。治疗牙周炎后,部分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可下降10mmHg左右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体检套餐都建议增加口腔检查。
青少年重点预防牙龈炎,避免戴牙套时清洁不到位;育龄女性孕前建议做牙周检查;40岁以上要关注牙龈退缩问题;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牙菌斑。记住,任何年龄发现牙龈出血超过两周不愈,都应该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