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儿童牙齿治疗:家长关心的8个问题解答 看着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,哪个家长不着急?孩子的牙齿问题往往来得突然,但治疗却不能拖延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治疗那些事,解答家长们关心的实际问题。 乳牙坏了要不要治?这个误区害了不少孩子 "反正要换牙,不用管它"——这句话不知道耽误了多少孩子的牙齿健康。乳牙
看着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,哪个家长不着急?孩子的牙齿问题往往来得突然,但治疗却不能拖延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治疗那些事,解答家长们关心的实际问题。
"反正要换牙,不用管它"——这句话不知道耽误了多少孩子的牙齿健康。乳牙从6岁开始替换,但后一颗乳磨牙要到12岁才脱落。如果5岁就出现龋齿,意味着要带着坏牙生活7年之久。乳牙蛀坏不仅影响咀嚼功能,还可能损伤下方的恒牙胚,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。
更的是,乳牙龋坏可能引发根尖周炎,那种钻心的疼痛连大人都难以忍受。建议家长每3-6个月带孩子检查一次牙齿,发现小黑点就要及时处理。
牙科诊室里的哭闹声让很多家长头疼。其实孩子怕的不是治疗本身,而是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。建议治疗前做好这些准备:
1. 通过绘本或动画片让孩子了解看牙过程
2. 治疗前避免说"不要怕""不疼"这类暗示性语言
3. 可以带孩子先参观诊室,熟悉牙医和器械
4. 治疗时家长要保持镇定,你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
现在很多儿科牙医诊所都配有儿童娱乐区,治疗椅上有动画片播放,这些都能有效分散孩子注意力。
后牙表面的窝沟容易藏匿食物残渣,刷牙时也很难清洁到位。窝沟封闭就是将一种树脂材料涂布在牙齿窝沟处,形成保护层。整个过程,不需要磨牙,适合6-7岁刚萌出的恒磨牙。
但要注意,窝沟封闭不是一劳永逸的,需要定期检查封闭剂是否脱落。同时仍需坚持每天正确刷牙,二者结合才能有效预防龋齿。
很多家长以为要等换完牙才能矫正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早期干预:
- 地包天:3-5岁就可以开始矫正
- 龅牙:7-9岁是治疗窗口期
- 不良习惯:如咬唇、吐舌等需尽早纠正
早期矫正不仅能利用生长发育潜力,还能避免后期更复杂的治疗。但具体方案需要正畸医生评估,建议7岁时做次正畸检查。
儿童量大,门牙外伤很常见。遇到这种情况:
1. 先找到断牙,捏住牙冠部分(不要碰牙根)
2. 用生理盐水或牛奶冲洗,不要刷洗
3. 将牙齿放回牙槽窝或含在舌下保存
4. 30分钟内赶到医院,时间越短再植越高
即使牙齿完整脱落,在黄金时间内再植,成活率也能达到90%。所以家长一定要冷静,争取佳抢救时间。
目前常用的儿童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
玻璃:释放氟化物预防继发龋,但强度稍差,适合靠近牙龈的缺损
复合树脂:颜色接近真牙,粘接力强,适合前牙修复
预成冠:套在缺损的乳牙上,保护到换牙期
具体选择要根据缺损位置、大小以及孩子配合程度来决定,牙医会给出建议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,培养刷牙习惯要从小开始:
- 2岁前由家长帮助刷牙,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
- 3-6岁可以让孩子先刷,家长再补刷一次
- 使用计时沙漏或刷牙APP,2分钟时长
- 选择孩子喜欢的卡通牙刷,每月更换一次
记住,孩子少要到8岁才能完全掌握刷牙技巧,在此之前家长的必不可少。
很多牙齿问题早期治疗既简单又省钱。比如:
浅龋补牙:100-300元
根管治疗:800-1500元
拔牙+间隙保持器:2000元以上
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40元的检查费可能省下上千元的治疗费。现在很多地区都有儿童涂氟项目,家长可以多关注当地政策。
孩子的笑容是珍贵的礼物,保护好他们的牙齿,就是守护这份纯真的美好。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儿童牙科医生,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。